首先要说明的是:孩子是否有感统失调并不能简单判断。如果您的孩子存在某种特殊表现,别人就断言:你孩子已经“感统失调”了!这样的说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,还是建议家长寻找专业渠道为孩子做判断。
有的机构专业性不足,老师仅通过观察和填表就得出孩子感统失调的结论,这样的判断是不严谨、不专业的。更不说有些老师一没经验,二没有专业背景,只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指导孩子,这样训练效果自然不好。
因此,家长关注到孩子的问题后不要太焦虑,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首步。可以带孩子到儿童医院或者专业的感统机构做一次能力测评,了解孩子究竟是不是感统失调、以及失调的程度。
tip2:专业的感统训练必不可少
如果专业的评估判断出孩子有感统失调,那么家长千万不可大意了!需要通过感觉统合训练,给予孩子视、听、触、本体、前庭等多种刺激,改善儿童整体统合能力。
前庭平衡训练针对肌肉张力及动态平衡不足,促进视听动的调节和语言能力发展;
触觉训练提升触觉辨别能力、调节情绪不良、抑制好动不安等;
本体觉训练提升肢体能力,增强动作协调性、提升自信心;
视听觉训练强化认知以及改善动作协调、帮助孩子调高注意力。
专业的感统训练能帮助孩子增强感官刺激,以此同时,家长也需要在生活中注重带养方式。比方说:
一、拒绝过度包办
现在很多家长过度宠爱孩子,无论什么事情家长都给孩子处理好,其实这样的宠爱不利于孩子成长。
在长期包办代办下,孩子的大脑不去思考,身体不运作,感官也得不到刺激,身体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会发展不良,最终变得娇生惯养,自理能力差。
因此,尽量多鼓励教导孩子处理自己的吃、喝、拉、撒等生活琐事,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,通过多动手、多动脑促进感统发展。
二、高质量陪伴,增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
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户外玩耍回受伤,就对孩子的各种活动严格限制。这令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,也不利于积极阳光心态发展,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、变得敏感胆小。
那么应该增加户外活动,比如在草地玩耍、跑跳,可以提高孩子的大运动能力,降低孩子的触觉敏感度,锻炼孩子的前庭觉。
还和孩子一起玩抛接球、打羽毛球,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肌肉,促进本体感发育,同时增强手眼协调能力。
还可以让孩子学习骑脚踏车,锻炼孩子的平衡感、肢体控制力和身体双侧协调能力。
总之,要想有效帮助感统失调儿童,首先需要经过专业测评,了解孩子的能力。其次再让孩子进行专业的、针对性的感统训练,从根本上改善功能不足问题。在平时的家庭带养中,家长也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动手、多感受,从各个层面提升孩子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