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致力于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
  • 培养更多了解中国文化和贵州特色的国际人才
  • 每年为外国留学生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教学实习和课外活动

400-018-6228

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-学校优势

涉外教育开拓者的实力见证

办学的时代印记

作为省内首批获得涉外教育准入资格的高等学府,贵州大学在留学生培养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。自涉外教育项目启动以来,国际学生规模实现年均15%的复合增长,目前在校生源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

认证体系包含教育部特批的三项核心认证:2008年获中国奖学金院校,2010年纳入孔子学院奖学金体系,2013年成为省内首个具备自主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的单位。这些权威认证构建起完善的奖学金支持网络,每年为300余名国际学子提供多元化的经费保障。

教学实践的创新维度

学院设立的HSK标准化考场已通过国家汉办三级认证,每年定期举行三月度汉语水平测试。考务团队由具有国际监考的教师组成,近三年考生平均保持在86%以上,其中高级证书获得人数同比提升22%。

课程体系设置突破传统模式,开发出"语言+文化+专业"三维培养方案。定期组织的茶文化研学、非遗技艺工作坊等特色实践课程,将课堂延伸至西江千户苗寨、遵义会议遗址等文化地标,年均开展校外教学活动超40场次。

师资建设的战略布局

教师发展中心实施"双轨制"培养计划,每年选派20%的骨干教师赴北京语言大学等专业院校研修,同时引入海外汉学专家驻校指导。目前教学团队中具有跨境教育背景的教师占比达65%,形成老中青三代衔接的学术梯队。

教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,近三年累计出版对外汉语教材7部,其中《黔地文化汉语教程》被纳入"一带一路"沿线国家推荐书目。教学团队开发的"情景式汉字教学法"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。

国际合作的立体网络

跨境培养项目形成三大特色方向:与泰国学府共建的"1+2+1"商务汉语项目,实现学分互认与双导师制培养;与美国公立大学合作的"2+2"双学位计划,创新跨文化管理人才培养模式;与东盟国家院校联合开发的"汉语+"微专业项目,年均输送交换生超150人次。

孔子学院建设成效显著,累计向海外合作院校输送专业教师28人次,协助开发本土化汉语教材5套。年度"国际文化节"吸引30余国留学生参与,成为展示多元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
质量管控的体系构建

教学督导委员会实行"三位一体"质量监控,通过教师互评、学生评教、专家督导等方式确保教学质量。近三年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,课程设置合理性评分提升18个百分点,教学方式创新性认可度达92%。

校友跟踪服务系统覆盖全球60个国家,定期举办线上职业发展讲座。毕业生质量报告显示,选择在华发展的国际学生中,35%进入跨国企业,28%继续攻读更高学位。

学校环境
  • 学校环境10
    学校环境10
  • 学校环境9
    学校环境9
  • 学校环境8
    学校环境8
  • 学校环境7
    学校环境7
  • 学校环境6
    学校环境6
  • 学校环境5
    学校环境5
  • 学校环境4
    学校环境4
  • 学校环境3
    学校环境3
  • 学校环境2
    学校环境2
  • 学校环境1
    学校环境1
校区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