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建于抗战时期的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,历经八次战略搬迁形成现有办学格局。1958年独立建制为昆明农林学院,1971年整合云南农业劳动大学资源后正式定名,现已成为云南省农业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基地。
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保持领先地位,协同创新中心年均承接国家级课题20余项。院士工作站与省级种质资源库形成产学研闭环,支撑西南地区农业产业升级。
国家农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智能温室群与分子育种实验室,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专利技术43项。校内的中国-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年均培养国际学员300余人次。
平台类型 | 数量 | 代表性机构 |
---|---|---|
国家级平台 | 7个 | 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|
部省级平台 | 45个 | 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 |
“ 三全育人体系下,毕业生连续五年保持95%以上率,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级奖项27项。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孵化的农业科技企业,累计带动云南山区10万余户农民增收。
与26个国家78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,开设全英文授课专业4个,年均国际学生交流量突破500人次。
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年培训监管人员1200人次,农村干部学院累计培养基层管理人才3.6万名。